不少比賽看臺上觀眾寥寥,僅在場館周邊才能見到亞運旗幟、宣傳標語——正在韓國仁川舉行的第17屆亞運會賽場難見人頭涌動、熱鬧喜慶的盛景,讓亞組委很是頭痛。亞運會對觀眾吸引力大不如前,促使業內人士不斷尋找自救之法。
  □本報特派記者 薛劍
  “都教授”救不了仁川亞運會
  本屆亞運會,東道主一直借助“都教授”等娛樂明星,在亞洲甚至世界各國展開“韓流”攻勢,渲染亞運氣氛,然而效果並不明顯,除“韓星總動員”的開幕式門票經過大甩賣解除了票房危機,如今願意為亞運會比賽掏錢的觀眾實在太少,最近幾天,組委會一直為砸在手裡的門票絞盡腦汁。據報道,儘管連續促銷、各種優惠,可截至目前賽會全部門票只售出了五分之一。而輿調顯示,韓國超八成民眾對亞運會不關心。記者在仁川街頭隨機採訪時也印證了這個調查的真實度,不少人明言,“不知道仁川正在舉辦亞運會”。
  普通民眾不知,似乎與組委會的宣傳力度有關,可實際上亞運會本身的吸引力下降才是主因。一圈內人士表示:“接下來的亞運會比賽都將面臨關註度不夠,賽事日漸雞肋的問題。現在的一些世界頂級運動員,選擇放棄亞運已是大勢所趨。”北京奧林匹克俱樂部總經理王琦也認為,亞運會受冷遇是必然,隨著全球高水平職業體育的發展,亞運會這樣的綜合性大賽,會逐步邊緣化。一個現實是,如今的亞運會正呈現圈內熱、圈外冷的狀態,比如這屆,各國和地區參與熱情很高,報名運動員近1萬人,創下了歷屆新高。可就在前不久,越南宣佈放棄主辦2019年第18屆亞洲運動會資格,顯然越南方面覺得亞運會太“雞肋”,他們不願乾賠本賺吆喝,甚至乾脆連吆喝都賺不到的買賣。
  要辦下去賣點在哪裡
  不是放棄辦亞運會,就是敷衍辦亞運會,這讓亞奧理事會不得不考慮亞運會未來的走向,因為關註者越來越少,贊助商定然會逐漸遠去,長此以往,亞運會便會走入死衚衕。
  亞運會如何自救呢?有專家認為,亞運會組織者要善於“搶頭條,找賣點”,因為要引起關註,就要看能賣給觀眾什麼,要清楚觀眾究竟是想看明星,還是高質量的賽事,或者完全就是為了獵奇。有圈內人士以中國舉例說,中國對亞運會有著獨特的情結。中國重返國際體育大家庭,就是從亞運會開始的。但隨著時代的發展,民眾對亞運會的這種情感寄托越來越少。在全球體育職業化的趨勢下,除了奧運會這樣無可替代的全球綜合賽事外,區域性的綜合賽事前景都不樂觀,而且越來越多高水平的單項職業賽事搶占了分類市場,亞運會的觀賞性大打折扣,這種背景下,只有尋找到好的賣點才能輓回觀眾對亞運的關註。
  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說,亞運會賣點在哪裡,亞奧理事會還在探索。他認為,亞運會應該呈現更廣泛的地域特點,把一些有影響力的非奧項目吸收進來,讓更多的人參與,從而實現亞運會的品牌價值。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以為,競技的賣點不足,就需要發展別的賣點,亞運會可朝著特色、東方、節慶化的方向發展。“同時舉辦體育旅游節、商品展銷會、貿易洽談會、博覽會等活動,以賽辦節、以賽辦展、以賽辦會。與文化、旅游、會展、商貿相融合,才能拓展亞運會的影響力。”
  (本報9月21日仁川電)
  (原標題:漸成雞肋 亞運會如何自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20gassv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